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自卑、自大與自信

一個人的自卑、自大與自信每每在於能否以持平、客觀、包容的眼光看自己。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即每個人都有其先天後天不同的長處、短處、潛能及品格能力等。 自卑的人傾向跨大自己某方面「不達標」的地方,矮化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低貶自己的潛能和價值,害怕面對失敗而不敢嘗試,易盲從附和他人,不敢表達自己。 自大的人其實是自卑,要向人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樣未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自信的人接受自己的限制和不足,並敢於面對事實及接受挑戰,願意透過嘗試去學習和成長,肯定自己的努力和價值,向人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 由於社會充許多脫離現實和「硬崩崩」的「完美標準」,我們都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要建立自信,每個人都要學習擁自己的「不完美」,放過自己,放棄那些不人道的「完美標準」,從「不完美」的真實世界重新發現自己的好。

撰文/ 陳汝達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強化者與減損者


強化者(multiplier)會創造出一個環境,刺激別人做出最佳表現,因此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他們會提出能擴展團隊想像力的大膽挑戰,建立一種有建設性的辯論文化,並把工作的支配權與功勞歸於實際的貢獻者。這樣的集體行為會大幅提升工作士氣與動機,並產生巨大的成就……與強化者相對的是減損者(diminisher),這些人會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囤積資源、給的指示不讓別人有思考空間、微觀管理,而且自己做所有的決策,讓整個團隊的創造力與生產力受到壓抑。(Seelig, 2016:206)


參考:

Seelig, Tina (2015). Insight Out: Get ideas out of your head into the world. US: HarperCollins. (中譯: 《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臺北: 遠流,2016)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堅毅 Fortitude

...在生命的結構中,與希望和信念相關連的,還有另一個元素,即是勇敢,或者,用斯賓諾莎給它的稱謂,是堅毅 (fortitude)。或許堅毅是更為不糢糊的說法,因為在今日,勇敢已經經常被用做意指死的勇氣,甚於生的勇氣。堅毅乃是一種拒絶讓步的能力---拒絶將希望和信念向空洞的樂觀或者非理性的信仰讓步---因為這樣的讓步乃是變造它們,並因而毁了它們。堅毅乃是當世界要求聽「是」的時侯,說「不」的能力。

但是,除非我們把堅毅的另一個面向也提出來,我們就無法充分了解它,這另一個面向就是無畏。無畏的人不怕威脅,即使是死亡的威脅亦不畏懼。但是,正如常有的情況,「無畏」兩個字涵括了好幾種不同的態度。我只提出其中最重要的三種:

第一種,一個人可以無畏,因為他不在乎生命;生命對他而言,不值什麼。因此,當他面臨死亡的危險,他不懼怕;但是雖然他可能不懼怕死亡,他卻可能懼怕生活。他的無畏是基於對生命的愛的缺乏;通常,當他不是處在冒生命之險的境況時,他並不是無懼的。事實上,他常常尋找危險的處境,以便避免他對生命、對他自己和對人的懼怕。

第二種無畏是生活在共生性臣服 (symbiotic submission)狀熊中的人的無畏---不論他臣服的對象是一個偶像、一個人、一個組織,或一個觀念。偶像的命令乃是神聖的,它們甚至比他的身體所發出的求生命令還更有驅使力。如果他懷疑或不服從這個偶像的命令,他就要面臨着失去他與偶像的認同一體感的危險;這意味着,他要冒着發現自己徹底孤立的危險,而因此會臨到瘋狂的邊緣。他寧願死,因為他懼怕把自己暴露於這種危險中。


第三種無畏是可以見之於充分發展的人那種無畏,他內安於自己,並愛生命。那克服了貪婪的人,不再依賴於任何偶像或任何事物,而因之他無所失:他是豐富的,因為他空曠;他是強者,因為他丕是他慾念的奴隸。他能夠把諸種偶像、非理性的慾望與妄念抛開,因為他與內在於他和外在於他的事實有充分的接觸。如果這樣一個人到達了充分的「啟悟」(enlightenment),他就是完全無畏的人。如果他是向着這個目標前進,而尚未到達,他的無畏也就不是完全的。但任何人如果曾經向着「充分成為自己」這個目標前進,他都知道,每向無畏跨進新的一步,就會覺到一種必然隨之而來的力量感與喜悅感。他覺得就似乎一個新的生命階層已經開始。他能夠感到歌德這句話中的真理: 「我沒有把我的房屋建立在任何東西上,這乃是為什麼全世界都是我的。」

Fromm, Erich. (1971) 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中譯本: 佛洛姆,《人類新希望》,台北: 志文出版社,1978)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鹽田梓保育考察之旅1


鹽田保育考察之旅1
日期:               201748
時間:               10:00 – 14:00
地點:               西貢 鹽田
費用:               HK$40 (小童半價),不包括午膳及船費
集合地點:       西貢碼頭 (上午9:45)
聯絡:               Desmond Chan
                        9033 4604 (What’s App, 請留言)

活動內容:      
l   以手機拍攝實地搜集資料及數據(1-2小時),整理後在網上發表
l   低碳旅程設計
l   共同構思可持續發展籃圖 (45分鐘)
l   共同策劃義工保育活動 (45分鐘)

範圍:
l   歷史及文化保育、生境保育、其他可持續發展理念

形式:              

l   小組進行實地資料搜集

報名表格: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幸福者的十項特質

有學者(Dóra Guðrún Guðmundsdóttir)指出幸福的人有如下十大特質:
l   正向思考
l   珍惜愛的人
l   終生學習
l   從錯誤中學習
l   每天運動
l   不要無來由地讓生活變得複雜
l   試著了解並鼓勵身邊的人
l   不要放棄,人生中的成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
l   找出並培養自己的才賦
l   替自己擬訂目標並追尋夢想


Bormans, Leo () The World Book of Happiness. (中譯本: 《和全世界一起幸福: 找到幸福的102種方法,全世界的幸福專家都這麼做!》,台北:橡實文化,2012,頁265-267)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超越自我的視野

對一個傾向指控別人的人來說,他只會看見別人的不是,只要他能超越自我的視野,就會看見自己的不是;不單要討回自己的公道,也對人公道,力求雙方都服膺在公道的客觀價值之下。從自我的世界看公道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在自我的世界裡,只會不斷感到冤屈、自義而看不見別人的觀點,甚至做出比那個傷害自己更甚的破壞性行為;要解開不公道的心結,就要跳出自我的世界,尋求更高更善更美的價值,把自己服膺在這些價值下,才會虛懷地放下只從自我世界出發的公道。

黃麗彰,《情緒傷害的醫治》,(香港:突破,2006),頁120。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Two studies on gaining control for the elderly

In one study, researchers gave elderly residents of a local nursing home a houseplant. They told half the residents that they were in control of the plant’s care and feeding (high-control group), and they told the remaining residents that a staff person w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lant’s well-being (low-control group). Six months later, 30 percent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low-control group had died, compared with only 15 percent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high-control group.

A follow-up study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control for the welfare of nursing-home residents but had an unexpected and unfortunate end. Researchers arranged for student volunteers to pay regular visits to nursing-home residents. Residents in the high-control group were allowed to control the timing and duration of the student’s visit (“Please come visit me next Thursday for an hour”), and residents in the low-control group were not (“I’ll come visit you next Thursday for an hour”). After two months, residents in the high-control group were happier, healthier, more active, and taking fewer medications than those in the low-control group. At this point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eir study and discontinued the student visits. Several months later they were chagrined to learn that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residents who had been in the high-control group had died. Only in retrospect did the cause of this tragedy seem clear. The residents who had been given control, and who had benefited measurably from that control while they had it, were inadvertently robbed of control when the study ended. Apparently, gaining control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one’s health and well-being, but losing control can be worse than never having had any at all.


Daniel Gilbert, “Stumbling on Happines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6), p.23.